祖国花朵 天真烂漫——赏1979国际儿童年1盎司纪念金币
在1976年举行的联合国第37届大会上,根据菲律宾政府的提议,决定将1979年设为国际儿童年。设立国际儿童年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所有国家重视儿童问题,并根据本国情况大力发展儿童保护、教育和福利事业。1977年7月10日,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指导下,成立了国际儿童年秘书处,负责联络和宣传等工作。随后,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先后致函一百多个国家的外长,邀请各国政府参加国际儿童年活动。
1979年,有35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行了“国际儿童年”纪念币。1979年5月12日,我国外交部、财政部、中国人民银行和全国妇联就我国参加联合国国际儿童年 金属纪念币发行计划一事向国务院申请批复,在获得批准后,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“国际儿童年”金银纪念币一套。该套纪念币共2枚,金币1枚,银币1枚,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。该套纪念币中的1盎司金币,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、国名、年号“1979”及装饰花纹,;金币背面图案是两名天真烂漫的儿童浇花的场面,以及国际儿童年标志,并刊面额“450元”。
仔细观察这枚1盎司金币的背面图案,其构图简洁大方,童趣盎然。两个儿童活泼可爱,机灵俏皮,朝气蓬勃。币面左侧的小女孩扎着马尾辫,正弯着腰笑容满面地用花洒给花朵浇水,而右边的小男孩正手持铁锹,低头看着这株刚刚种下的娇美花儿,一副专注的神态。设计者借助儿童浇花的场景,寓意儿童是人类的未来,犹如娇嫩可爱的花朵一般,需要全社会予以重视、关心和爱护。
据金币背面图案的设计者陈坚先生回忆说,在设计图稿原稿中,原本是一个女孩蹲在地上,用喷壶浇花的图案。在图案送审时,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女士指出,背面图案应有男孩和女孩同时在一起。按照这个思路,陈坚先生把设计图改成男孩手持铁锹,女孩弯腰浇花的场景,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币面图案。
在我看来,这幅币图的亮点在于被两个儿童所浇灌和呵护的那朵花,这朵正靓丽绽放的花朵代表着蓬勃的朝气,是活力、元气的象征,带给人美好的希望和憧憬。而两个儿童浇花时的专注与关切,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,对祖国花朵的关心与呵护。
当我们观赏这枚国际儿童年纪念金币时,心中不由自主地会涌起一股暖流。玩乐是儿童的天性,币中这两个孩子浇花的场景,不仅反映了儿童的天性,也反映了儿童在一起互相帮助、团结友爱的精神。
这枚国际儿童年1盎司金币,设计精美、铸造精良,不仅赏心悦目,捧在手里也是质感十足。邓小平曾说过,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”,儿童作为新生代群体,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,保护儿童、关爱儿童也是一个 化的大主题。这枚纪念币的发行,寄寓着儿童式的朝气与希望,设计者融情于景,通过币面图案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期盼之情,主题寓意是呼吁大家对儿童多一份关注,多一些呵护,共筑幸福、安康、和谐的美好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