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广源金银珠宝有限责任公司欢迎您!
连云港广源金银珠宝有限责任公司欢迎您!
中国古代的酒器——中国青铜器“商代兽面纹斝”1公斤纪念银币赏析
甲骨文中就已出现,为商代双柱平底斝之象形。斝 早为陶斝,是饮具。到夏代之后,随着青铜器的烧铸,逐渐变成青铜斝,其功用也由饮具变为酒器,为演变为盛酒礼器。周代礼书中也常常提到斝,与铜爵配套使用,用以专门向爵内注酒,又兼作温酒器,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等书均有记载。柳宗元的《奉平淮夷雅表》中,有“天子饯之,罍斝是崇”的诗句,由其可见斝的使用不仅循规蹈矩,而且还多使用于正式、庄严的场合,以示虔诚和恭敬。《礼记·礼器》云,“尊者献以爵,卑者献以斝”,明确了斝在酒器中的地位列于爵之后。青铜斝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,东周之后逐渐消失。 
    斝作为温酒器的记载,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,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。在中国的远古始,人们就喜欢温酒,酒在特制的温酒桶中加热后, 是散发出醇厚的香味, 可以体会到“温酒浇枯肠,戢戢生小诗”的意境。古人书籍中记载的关于温酒的故事有很多,古典名著《三国演义》、《红楼梦》里, 是不乏关于温酒的描写。 


    历代文人均有咏温酒的词句, 为脍炙人口的要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问刘十九》诗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在严寒冬日的夜晚,取红泥小炉,盛上木炭,以小壶盛酒置于火上,既可取暖,又可以热酒驱寒,真是“酒不醉人人自醉”了。由此也可见,古代温酒具的演变,恰似一个缩影,见证了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。 
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8月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(第1组),其中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斝。其原实物高25cm,口径18cm。颈口很大,口沿处有两根立柱,立柱 端饰火纹,是太阳的标志,其形状为圆形,中间略突起,周边有旋转的弧线环绕;颈腹分段,颈部下端环饰兽面纹,腹部呈圆弧状鼓出;弧形单柄,平底,三角形锥状三足。
在该币反喷砂的光洁镜面上,显现出商代兽面纹斝主题造型,其形状、纹饰远比新石器时期的陶斝来得讲究和别致许多;颈饰三组带状兽面纹,并以连珠纹为栏,在每一个丰腴的袋形器腹上,都妥帖地满饰弯角、巨睛、身躯上扬的兽面纹,显现出悠远、诡异之意味;斝面及背景纹饰,为双目极度夸张的兽面纹饰,刻画得自然而稚拙,古朴而富神韵,具有典型的商代青铜器纹饰特征,使整个画面尽显华丽、唯美之容。 
    背景浮雕中呈现的兽面纹,旧称饕餮纹, 早见于《吕氏春秋·先识览第四》,书中这样描写:“周鼎铸饕餮,有 无身,食人未咽,害及其身,以言报 也,为不善亦然。”后人遂一直沿用,如宋代吕大临在《考古图》中云:“又癸鼎文作龙虎,中有兽面,盖饕餮之象”。在青铜器纹饰中,兽面纹为 为主要、突出、经典的表现形式。 
    关于斝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,斝,圆口沿处的双柱,是饮酒时用以抵住鼻梁,据说就是以此提醒饮酒之人,酒多误事,应适可而止。古人云,“非酒器无以饮酒,饮酒之器大小有度”。史载,夏臣仪狄“作酒而美”,禹“ 旨酒而疏仪狄”,并告诫臣工:“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”。夏禹的话在子孙身上得到了应验,末代夏王桀沉湎酒色,酒池之大,可以行舟,醉酒之后跌入酒池溺毙,以至于国覆身亡,为天下笑。赏币上斝,作为酒具而显“庞然”之巨的身形,想象喝酒之人要怎样的强壮和海量,才可以用其做酒杯,不禁莞尔,想必是如《水浒》绿林好汉、《三国》枭雄之人才可用吧,此为妙趣横生、颇有人文意味的传说。 
    该币主题造型左右对称,端庄、稳重、古朴典雅、线条畅达,纹饰堂 华丽,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;观币,其纹饰的庄重、繁复富丽,铸造的精细,真实而艺术地表现出它跨越历史时空,所折射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、默然传递着古代华夏文明的信息,是为探寻、怀古之佳品。(供稿:连云港市广源金银珠宝有限责任公司)
版权所有© 连云港市广源金银珠宝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:连云港市海州区解放中路55号
电话:0518-85464207 85458458 传真:0518-85458648 邮箱:lyggyw@163.com  苏ICP备11038539号-1